传承文化遗风 守护生态之水

2023-09-25 11:23  来源:青羊区河长办  

文翁社区地处成都市青羊区南端,靠近人民公园,临近南河。自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来,文翁社区立足“解放模式”,积极完善管护体系,创新探索“三社共治”、家校社联动机制,带动社区老中幼积极发挥“主人翁”精神参与河湖治理,让历史“老”社区在治河路上焕发“新”活力。

带领文翁社区实现这一蜕变的,正是文翁社区河长制工作的践行者、文翁社区党委书记、社区河长,荣获2022年“四川省优秀基层河(湖)长”荣誉称号的孙玉凤。

图片1

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老”社区

9月14日一大早,走进书香四溢的文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镶嵌在墙上的“以文化人 书香文翁”尤为引人注目。在这里,我们见到了谦和温柔的孙玉凤河长。一见面,孙河长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里文化氛围是很浓厚的。”

以“文翁”二字命名的社区自然有这个底气。

书香四溢的文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吴渝摄

书香四溢的文翁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吴渝摄

文翁是西汉年间在蜀地任职的郡守,到任后,在都江堰水利的基础上开通蒲阳河,在湔江出山的关口处开湔江堰。文翁将都江堰灌区向成都平原北面扩大,一时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兴盛局面;同时设立“文翁石室”官学(也就是后来的石室中学),教化民众,学风盛行,史书有云“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

千年前的文翁修水利、兴教育,千年后的文翁社区也在孙玉凤河长的带领下继承其遗风,以文化为载体,以河长制为抓手,开启社区全民共建共治的河湖管护新篇章。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新”制度

在谈到社区河湖治理时,孙玉凤河长提到了“三社共治”机制。

“我2021年提出这个机制,主要是因为光靠社区河长办护好水‘捉襟见肘’,就想联动社区现有力量共同治理河湖。其中‘三社’就是社区、社工和社会。社区是指我们(社区)和成都市河道监督管理中心签订了共建协议,联合开展‘我在成都有段河’志愿活动,让专业人士来进行河道清洁管理。”孙河长一提到这个机制就有感而发,“社工是指引入常青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乡野走廊这些团队,开展河湖保护等主题宣传活动;社会部分就是和成都彩虹小学共同建立了家校社共育基地,一起举办爱河护河志愿活动。同时号召辖区内的商家、地铁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基层河湖管护。”

孙玉凤河长介绍河边地铁施工降水公示牌 吴渝摄

孙玉凤河长介绍河边地铁施工降水公示牌 吴渝摄

社区、社工、社会多元联动,协同共治,凝聚专业化治水“新”合力。2022年文翁社区先后荣获成都市绿色社区、“人文青羊·航空新城”青羊区先进集体等荣誉。

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新”队伍

孙玉凤于2020年调任到文翁社区担任党委书记、社区河长,当时的社区护河组织只有党员干部牵头的志愿巡护队,人数不多,社区居民爱河护河意识还不够高。孙玉凤到任后,对社区进行了摸底走访,掌握了社区情况后,一方面开始招“新”,一方面扩大宣传。

“防溺水的亲子课、国学文化课堂、巡访孤寡老人、城市夜观等系列社区活动,吸引到了很多人参加,我们也趁机大力开展宣传河湖治理工作,效果很好。”孙书记介绍道。

图片4

社区活动 孙玉凤提供

截至目前,文翁社区组建了300多人的党员巡护队,开展了12次主题巡护活动,新建了200多人的“小小河长”志愿队,开展了24次主题巡河志愿服务,培养了4名“小小河长讲解员”。

孙玉凤河长说:“我们还通过居民会议、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向居民宣传政策法规、技术知识,发动居民等签署爱护河承诺书,在社区开展小小河长绘画比赛、巡河观察日志心得征集等。现在河边散步的居民只要发现河道问题,就会第一时间联系我,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不落下。”虽然是“诉苦”的话语,但是孙玉凤河长的脸上却一直挂着笑容。

河长制“解放模式”宣传 孙玉凤提供

河长制“解放模式”宣传 孙玉凤提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知识

在说到“小小河长”队伍建设时,孙玉凤河长感慨很深,她介绍队伍最初活动形式只有巡河,河段反复巡查让大家都觉得有些枯燥,积极性大大降低。

如何创新?孙玉凤河长将目光投向了经过治理后的南河河畔,这里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从大自然的角度将生态观察、环保宣传等活动融入巡河过程中,通过“文化浸润”的方式将环境保护的种子埋在小小河长的心底,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

“今年暑假,中科院的邓铭瑞博士和他的团队乡野走廊正好过来交流,我们就趁机邀请他们给‘小小河长’们讲课,带领他们观察河道旁的鸟、昆虫、植物……”孙玉凤河长高兴地说,“现在小小河长的队伍不断壮大,一方面能增长新知识,拓展新视野,让孩子们有成就感,另一方面家长也认同这种形式,鼓励孩子参加。”

在邓博士的带领下,文翁社区成立了“儿童观察团”,由邓博士带领“小小河长”志愿者们在巡河的过程中进行生态观察、环境保护。孩子们通过巡河观察到南河的生态变化,发现生活在南河周围的鸟类近20种。

“小小河长”南河环保行动 孙玉凤提供

“小小河长”南河环保行动 孙玉凤提供

目前,“小小河长”巡河队从1.0升级到2.0的蜕变,不仅加深了社区青少年们对河湖保护的认知,更是践行绿色生态、守护幸福河湖的“火种”延续、文化传承。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新”阶段

上午十点,孙玉凤河长来到南河边开始日常的沿岸巡查。

河边巡河 蒲智芳摄

河边巡河 蒲智芳摄

一路上,她兴致满满地介绍河边“新”貌:“这一段河的护栏是新换的,那里的座椅也是新修整好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绿植也是新修剪过的,前面的雅文化园是新修建的。”来到一棵银杏树边,孙玉凤河长驻足停下,指着银杏垂向河面的一段说:“这棵银杏的形态美极了,每到秋天,来树下拍照打卡的人特别多。”她分享了前几年巡河时在这棵树下拍摄的照片,照片上的人面容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一样的笑容满面。

“我每次巡河都喜欢走走停停,一是看看河道、岸边有没有问题,二是欣赏这些美景,不能因为脚步匆忙就忽视身边的美。”

南河边金秋银杏下的孙玉凤 孙玉凤提供

南河边金秋银杏下的孙玉凤 孙玉凤提供

巡河过程中,两名垂钓者翻越了河边通道栏杆,坐在南河河堤上钓鱼。孙玉凤河长见状立即上前劝阻:“我是这段河的河长,这里是工作通道,河堤邻水很危险,不能私自下河道,赶紧上来。”两名垂钓者在她的耐心劝说下,收起钓具离开了。孙玉凤河长说,遇见这种情况只能好言劝说,群众也会理解配合,河长工作需要有耐心。

漫步在南河河畔的雅文化园,孙玉凤笑着说:“我下一阶段就是继续带好队伍走在爱河护河路上,让文翁社区不落‘文翁’遗风,护好水环境,深掘水文化,继续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

文案:蒲智芳、吴渝   图片:蒲智芳、吴渝、孙玉凤

编辑:蒲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