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流:碧水润城 构建绿色水生态

2023-11-24 15:17  来源: 双流水务

成都市双流区地处都江堰下游,主要依靠都江堰配水,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人口规模化聚集的影响,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全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80立方米,仅为全市人均占有量的24%、全省人均占有量的3%。一直以来,双流区坚持“节水即治污”理念,持续优化再生水利用规划布局,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管理,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和规模,完善再生水生产输配设施,提高“再生水”利用,构建绿色水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公园下的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能力达10万吨/日

在双流剑南大道一侧,有一座景观式公园,这里绿荫掩映,池水清澈见底,嬉戏的鱼儿随处可见,人行步道串联其间,即便是冬季,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在这座公园下,却有一个正在忙碌作业的污水处理厂区——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

1

双流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项目占地54.45亩,采取全地埋式设计、全封闭处理,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0万吨/日。再生水厂生产区域主体分为三层:地面层为公园层,地下负一层是操作层,负二层为构筑物及设备层。项目在同一厂区内实现“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并线处理,并通过多项前沿技术,实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运行和区域集约化运行管理。

2

“这就是我们的SSgo固液秒分离设备,共有12台,它可取代传统的预沉池、沉砂池等设施,实现渣砂、毛发、纤维物的高效截留,最大程度减少占地面积。同时,滤布的精度可达0.1毫米,能有效保障后续处理的稳定运行。”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工艺工程师徐铭晞介绍说,这里主要承担成都京东方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原成都中电熊猫公司)液晶显示屏生产线生产废水和片区生活污水的处理任务,“目前,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两条处理线单独运行,其中中电熊猫配套工业污水处理专线日处理量4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线日处理量6万吨/日。”

作为全区首个投入使用的地埋式再生水厂,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采用“地上花园+地下水厂”的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模式,极大地减少了占地面积,地面空间也作为开放式生态绿地以及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丰富着市民生活。目前,这里已开展各类研学、环境教育等各类活动近200次,提升了大家保护环境、爱水节水的意识。

3

记者了解到,自投产以来,公兴(中电子)再生水厂每年污水处理量近3000万吨,在解决黄甲街道、怡心街道约40.42平方公里范围污水的同时,还能为青兰沟河道及怡心湖片区进行生态补水,为下游锦江水质形成有效保障。

“后续,我们将根据区域人口增长、企业入驻等情况,在双流区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指导下,协助政府持续提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能力,推动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北控(成都双流)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禾春表示。

再生水有效利用量达10.4万吨/日

有效利用率提升至25.6%

再生水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可以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源源不断再生动力,具有重大意义。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双流区坚持规划引领,修编《双流区排水专项规划》,将再生水利用纳入专章,启动了再生水水源体系建设。

2018年以来,双流区先后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其中4座为有动力再生水厂,处理能力约31.8万吨/日,出厂水质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景观环境用水、城市杂用水和绿地灌溉用水的国家标准;在怡心湖环湖路C区D区和青兰沟、滨河路沿线布设再生水管道8.4公里,重点满足怡心湖和青兰沟生态补水。

4

结合污水处理厂多位于河流下游的实际,双流启动东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等项目,通过加压引水至上游,构建主要河道双水源保障体系,重点满足白河等主要河道的枯水期生态用水需求和沿线景观绿化、市政杂用。

目前,双流区再生水有效利用量已达10.4万吨/日,再生水有效利用率提升至25.6%,利用范围以河道生态补水为主、道路冲洗等市政杂用为辅,并向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方向拓展。依托4座全地埋式再生水厂建成1个开放式市政公园、1个环保公众教育基地、2个水情教育基地。在再生水管网沿线预留市政、绿化取水点,积极探索再生水在公益洗车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试点利用,让再生水惠及广大市民,降低供水保障压力。

2022年,全区再生水利用率提前达到市级目标,代表成都入选首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成功创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年9月,双流还顺利通过了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

“后续,我们将结合最新国土空间规划和最新排水专项规划,依据片区发展趋势,按照市政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原则,统筹推进西航港大道雨污分流改建工程等排水项目22个。加快实施东升城区排水管网工程等3个重点项目,年内建成东升城区三支五斗流域排水管网,实现‘里子’‘面子’双提升。”双流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成都双流:碧水润城 构建绿色水生态

编辑: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