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民间河长杨清俊:“让护河不再是一个人的事”
杨清俊是一位公益社会组织负责人
在2021年偶然看见成都高新区民间河长招募
常年投身公益的他
怀揣着对蓉城河流的热爱之情
加入了成都高新区民间河长的队伍
在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城管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截至目前,杨清俊已巡护锦江高新区段约430次,巡护里程约1730公里,发现并推动整改40余处河湖问题,号召组织成立1支亲子护河队伍,组织开展10余次亲子护河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近4000人次参与服务,服务时长约12000小时。
杨清俊在工作之余,希望通过自己绵薄之力,以自身家庭为例,倡导亲子家庭成为河道环境长治久清的宣传者、践行者和参与者,组建起了一批有着共同爱好的亲子家庭。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亲子护河体验活动,建立亲子护河队“大家庭”沟通交流社群,与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成都高新区部分街道社区等达成公益共识,从多个方面为亲子护河活动及队伍筹建提供支持、指导,亲子护河队伍的成员家庭逐渐稳定,渐渐形成系列性亲子护河活动。
此外,在亲子护河队伍筹建稳定后,杨清俊还组织亲子护河队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定期组织开展规模化亲子护河互动交流、青少年儿童河湖主题文学创作、学习生活分享活动,通过日常护河日记+“朋辈”共成长互动交流的方式,实现青少年儿童系统地认识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除了民间河长外
成都高新区河长办
也做了这些
↓↓↓
1强化履职尽责,全面压实河长制工作责任
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坚持把河长制作为夯实公园城市生态本底的重要抓手,组织召开总河长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省、市总河长全体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市总河长制目标任务。
严格河长制管理目标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街办累计进行资金激励550万元。
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健全河长制工作体系,加强基层河湖管护,全面完成“解放模式”推广,成功创建7个社区河长制工作站。
压紧压实责任,现有河长共计119名,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巡河6.2万人次,发现解决问题1200余个,问题整改率100%。
2坚持目标导向,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
深入实施流域水生态治理,完成洗瓦堰、马河约3.5公里河道治理,完成新开排洪渠贯通整治,形成河岸亲水景观步道。
持续开展“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常态化开展河道“六清”工作,累计打捞河湖漂浮物288吨、清理河岸垃圾999吨、清除河道淤泥10682吨、清理行洪阻碍77个、清理不规范施工2个、处理乱采乱倒问题2起、清理违规占用滩涂18445㎡。
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面完成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骑龙净水厂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区污水处理能力。
3坚持宣传引导,营造全民护水氛围
深入开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等法规、条例的宣传,常态化开展河长制“七进”。
强化节水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节水载体创建,完成省级节水型企业1家,市级节水型小区3个,区级节水型学校26所创建。
据统计,高新区先后获得“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守护幸福河湖”公益短视频全国一等奖、“节水中国、你我同行”联合行动优秀奖等殊荣,河长制工作获评全省先进,2名基层河长获评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先进个人,2个滨水社区被评为全市水美乡村“示范村”。
杨清俊有一个愿望
他希望可以形成护河“朋辈群体”
他说:“让护河不再是一个人的事,不再是一群人的事,不再是一代人的事情。”
原标题:“让护河不再是一个人的事”
编辑: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