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毗河 幸福河湖建设创新探索

2023-12-15 14:26  来源: 成都河湖

引言: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就治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治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新都区积极贯彻中央、省、市的要求,以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为指引,努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责”“有能有效”,创新推动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有效改善新都区内毗河流域干支流水系水质和水环境,显著恢复毗河水系关键区段及节点的生态属性,建成高效的水环境及水务管理物联网系统。

摘要:新都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成北新中心城区”的总体定位,确定了“水质改善为基础、生态建设为提升、产业升级为增值”的综合治理主线,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发展水经济,有力地提升毗河生态系统,使毗河“绿水”变“金水”。

关键词:综合治理 发展水经济

一、背景情况

毗河汤汤,悠悠沱江,滋养着新都这片成都平原上风上水的宝地。毗河以千百年来流淌的水脉,滋养新都土地,更以千百年来的温润与婉约,融入了新都人的血脉。

作为新都“母亲河”的毗河,承担了约100万余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为新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前期因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较为粗放式,导致毗河污染问题较为突出。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时指出“长江部分支流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沱江15条主要支流中2016年水质为劣Ⅴ类”,并对毗河污染问题进行督办。

毗河香州半岛段

毗河香州半岛段

“早几年毗河水体是个大难题,枯水期有时候会发臭,洪水期容易有灾!”三河街道花园社区村村民杨华平谈及几年前的情况还心有余悸,“现在不仅河堤更加牢固了,河水也干净了,还打造成了远近闻名的泥巴沱公园,环境好了让我们住得非常舒心。”居民的切身感受,正是毗河华丽变身的一个缩影。

新都通过推动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专项债等方式治理,有效改善新都区内毗河流域干支流水系水质和水环境,并激活了“水经济”实现了以水悦民,以水富民。

二、主要做法

2017年以来,新都区坚持群防群治、一体共治、标本兼治,积极引入社会资源,确定了“水质改善为基础、生态建设为提升、产业升级为增值”的综合治理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做好毗河水文章,实现“水清水活”。

(一)破解治水资金瓶颈,以PPP模式凝聚治理合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于资金不足,毗河水环境一直未得到有效整治。新都区委区政府为破解资金难题,决定通过引进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专项债等方式,贯彻“用未来的钱干现在的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理念,实施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坚持源头治理,实施截污治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管理应急等五大系统工程,全面提升毗河流域水质。

一是全新模式破解资金瓶颈。为全面推进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新都区成立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采用PPP模式,与中国水环境集团、中国电建集团等专业化企业合作,吸引社会资金46.66亿元,农村污水治理专项债3.2亿元,彻底破解治水资金瓶颈。

二是专业团队引领科学治水。新都通过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毗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体技术方案》,科学确定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基本明确了通过区内八大系统工程措施,结合有效的工业企业污染源头控制和强化管理手段,基本能够消除全区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毗河流域劣Ⅴ类水体。

三是聚焦质量进度双向推进。在项目建设中既按进度抓紧推,又按标准抓质量,为毗河的水质改善打好基础。同时组建指挥部办公室,专项推进整治工作,确保毗河流域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发挥效益。

项目对11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扩能提标,由原17.48万方/日处理能力提升至26.15万方/日,出水标准由原执行的GB18918-2002一级A提升至泯沱江标准,达到地表水准Ⅳ类;系统治理12段黑臭水体,新建452公里雨污水管网,整体推进31个村(社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病害管网治理13.8公里;清淤疏浚河道260公里。项目实施以来,污水直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逐步实施的水环境治理项目,毗河水质改善明显,出境断面平均水质由劣Ⅴ类转变为Ⅲ类,2023年提升至Ⅱ类。

(二)抓好顶层设计,构筑系统治理和流域治理新格局

“现在毗河不仅水质好了,环境好了,现在还有人管,并且管得好了!”泰兴社区居民刘蓉说。毗河的转变,是新都区高位谋划,来之不易的成果,也离不开这些年来河湖长制的推动。自2017年全面实施河湖长制以来,新都区坚持将这道民生题答好、答全、答准。

一是聚焦制度完善强化治河责任。坚决扛起责任、强化担当,推动“短期突击性治水”向“长期制度性治水”转变,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出台《进一步健全河长制调度机制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构建“两级党政领导、三级河长管理”体系,创建“河长+网格”模式,创建河长制“五维”督查机制,深化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治机制,实行“月考核+专项考核+年终考核”“红黄牌”预警问责、工作积分等督导考评制度。

二是聚焦体系优化强化治河担当。新都区将毗河实行区级双河长,分别由区委书记、分管水务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区、镇、村级河长共计56名。开展清河行动,把“清河行动”和“清四乱”专项行动融入到河道的日常保洁和管护中。进一步强化各级河长履职尽责,组织开展河长“多走一公里”专项行动,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三是种好“梧桐树”,打造博士河长“蓄水池”。新都区启动“博士河长计划”,引导具有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端人才以河长制为平台,将专业知识有效融入河湖治理工作中,进一步运用好引进人才、特需高端人才的专业化力量,为河湖治理工作提供“最强大脑”支撑。“我读博士期间学的专业是环境工程,环境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都是水环境治理。目前的工作和我的专业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新都基层的“博士河长”刘佳楠很是自豪,“我将继续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日常对水环境的保护上。”

(三)紧扣价值转化做文章,共享幸福河湖“红利”。

通过PPP项目与河长制“双线”模式,新都在“硬件”上完善了毗河的生态治理,随后新都通过紧扣价值转化做文章,让毗河以生态优势不断发挥聚人气、兴经济的作用,让毗河生态价值链条实现了造血功能。

一是开启“公园式”治水新模式。新都区按照建设大生态、构筑新格局的总体思路,以“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面向全球招标规划建设总长38公里毗河公园,建成4个绿道滨水公园和10个水美乡村,喜迎了大量游客来亲水、休闲。其中泥巴沱森林公园(一期)成为“城市最美会客厅”、泥巴沱森林公园(二期)、白鹤岛生态湿地公园等正在加快推进,未来的毗河将展现别样的水生态风情,在水脉的承载下,这里将文化、历史、人文、自然等元素融合得淋漓尽致,形成“一段一景”的特别,新都“公园式”治水新模式初显成效。

二是培育“水经济”发展新产业。新都沿毗河打造了天府沸腾小镇、足球音乐小镇、尖锋运动公园等一批网红打卡点,“水经济”持续释放活力和效益。全线构筑起毗河“绿道环”,串联起城市“公园链”,形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布局。火锅、熊猫、美食、娱乐休闲等各色各样的元素汇集于毗河沿岸,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三是共饮“幸福水”启航新征程。随着2021年引毗入资工程的顺利通水,清波荡漾的毗河水,通过一条条隧洞,跨越丘陵山川,不但从根本上解决川中旱区缺水难题,把400多万亩的旱地变为沃土良田,近500万川中旱区群众也将共享香城新都的“圆梦之水”和“幸福之水”。

跨越数千年时光,毗河流域的绿道如今已是成都市的七大绿色走廊之一,由西向东贯穿新都城区,原生状的生态环境,简直就是城市绿色生态的宝石项链。岁月悠悠,毗河浪漫依旧。经过长期的科学开发,毗河两岸,正在崛起了充满现代与生态融合的“现代物流港”和“ 现代设施农业区”以及“毗河生态带”,这让毗河这串“宝石项链”,在新时代更是价值斐然。

三、经验及启示

经过治理,如今的毗河两岸,绿道纵横,沿河而建的公园总是让人眼前一亮。随着河湖公园城市理念的深入人心,毗河水脉成为了新都公园城市的源头活水。她将继续用好水来润养与她相伴三千年的古蜀名都和今天的公园新都,让这里的人们能享受“出门入繁华、归处享自然”的美好。这一切都源于新都区的高位谋划与推动,也离不开群众的共治长治。

毗河泥巴沱公园段

毗河泥巴沱公园段

(一)夯实治理制度,以人大立法助“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新都严格落实《长江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常态化规范化推动河湖“清四乱"抓“法治"促长治编制实施《新都区毗河生态保护规划》,并经区人大常委会审定通过,城镇规划区河段按两侧各100米控制,非城镇规划区河段按两侧各200米控制,高标准划定毗河生态保护区,以法治手段保障河道长治久清。

(二)全面推行河长制,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新都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全面推进河(湖)长制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及各部委、四川省及有关部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号召,盘活存量、撬动增量、创新投融资机制,实施截污治污等五大系统工程。从水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等方面对毗河水系进行系统的改善和提升,实现区内主要水体出境断面水质指标保持在地表Ⅲ类标准,建设活力工业新城,实现水灵香城景象;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显著恢复毗河水系关键区段及节点的生态属性,建成高效的水环境及水务管理物联网系统,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坚持因地制宜,探索以水悦民、以水富民的“新模式”

新都区在筑牢河湖生态本底的基础上,以河长制为抓手,优化毗河水生态格局,重构水生态空间,彰显水生态肌理,实现毗河水生态与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探索出“毗河水环境+公园新场景”模式,开创性地打造出“城市中心生态水环境”和“生态公园+人文IP”的新场景。实现了“杂乱变整齐,腐朽变生机,丑陋变美好,破败变朝气,枯萎变新生”五大变化。

新都区坚持高位推动,精准谋划,深耕主责,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产业经济、枢纽经济,沿毗河布局生态体验、运动游憩、特色餐饮、创意民宿等消费场景,推动“水生态”建设和治理,释放“水经济”活力和效益。串联起城区、农村、工业园区、森林公园、人文节点,带动沿河新型生态工业城市建设、公园城市建设以及休闲观光、现代物流业等发展,让毗河真正成为生态之河、富民之河。

原标题:成都治水经验 | 成都市新都区毗河 幸福河湖建设创新探索

编辑:蒲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