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青年共话水文明 成都见证水利合作新篇章
为积极落实中日韩三国水资源部长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三方水资源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开展青年人才交流,经水利部批准,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于2025年5月20日至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中日韩水利青年交流会。
▲代表团合影(摄影:吴渝)
5月22日,四川成都郫都区蜀水文化博览馆内洋溢着青春气息,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30余名水利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中日韩水利青年交流会的活动。作为落实中日韩三国水资源部长会议精神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由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主办、成都市郫都区水务局承办,旨在深化三国水资源领域务实合作,推动青年人才互学互鉴。
▲蜀水文化博览馆(摄影:毛雪)
探千年水智慧:从都江堰到现代河湖治理
5月22日下午,三国青年代表在成都市郫都区河长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蜀水文化博览馆。展馆内,一幅幅治水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殷商时期丛帝凿玉垒山、疏金堂峡的勇气,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天人合一"智慧,到当代成都平原灌区体系的科学布局;从蜀地传统水文化中的"以水兴城"理念,到数字孪生技术在河湖管理中的创新应用……青年代表们驻足聆听,频频用手机记录珍贵资料。
▲蜀水治理视频(摄影:吴渝)
▲代表团观看蜀水变迁(摄影:吴渝)
日本代表团成员对都江堰的鱼嘴分水设计赞叹不已:"这种无坝引水的生态智慧,与现代提倡的低干预治水理念不谋而合。"韩国代表团成员则对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的海绵城市案例表现出浓厚兴趣,代表们询问具体参数并对相互探讨,现场气氛活跃。
▲代表团观看郫都区水网(摄影:吴渝)
▲代表团观看四川水网(摄影:吴渝)
郫都模式:以创新破解全球水挑战
蜀水文化博览馆旁,由徐堰河提供高品质水源保障的百亩湿地公园,湖清岸绿,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代表团成员乘坐观光车,沿湿地公园环湖观光游览,目光所及,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水美乡村”和“花重锦官城”的动人意境在眼前一一呈现,青年代表们不停发出赞叹。
▲蜀水博览馆一域(摄影:吴渝)
蜀水文化博览馆的建设,不仅是对蜀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新时代盛世兴水、治水兴川丰硕成果的集中展示。
通过“渠地融合、两手发力”的合作机制,博览馆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以创新破解全球水挑战提供了学习与借鉴。
青年人的创新思维是破解全球水危机的关键,三国水利合作不仅要着眼技术互鉴,更要培育共护水生态的文明共识。据悉,与会代表先后赴都江堰水利工程实地考察,并围绕数字孪生流域、农业节水技术等议题进行专题研讨。
▲代表团参观城市微缩景观(摄影:吴渝)
河长制经验获国际关注
活动期间,郫都区创新的“全民河长”模式成为焦点,区域内水质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100%。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治理模式,为东亚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新范式。
▲代表团在湿地公园参观(摄影:吴渝)
青年代表们在府河生态绿道漫步,亲身体验成都“人水和谐”的治理成果。来自四川大学的李正奥同学表示:“今天我们在蜀水治理的千年涛声中对话,明日三国青年定能携手谱写水资源合作的新乐章。”
文字:吴渝
编辑:吴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