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多措并举深化河长制 绘就水清岸绿新画卷
近年来,邛崃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河长制为抓手,持续强化水环境治理效能,通过巡查督办、机制创新、跨界联动等举措,推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态邛崃注入新动能。
强化巡查督办,压实治水责任
邛崃市河长办坚持问题导向,成立专项巡查小组,对全市河湖水域开展高频次、全覆盖督导检查。今年以来,累计组织巡河300余人次,印发工作简报5期,系统通报排污治理、水质监测、河道保洁等共性问题61个,其中重点督办突出问题17个。为确保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建立了问题整改跟踪机制,对交办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通过常态化巡查、精准化督办、明确化复核,推动各级河长履职尽责,织密织牢水环境“防护网”。截至今年5月,邛崃市各国考、省考、市考断面均持续稳定达标。
创新积分激励,激活基层治理活力
为破解基层河湖管护参与度不足难题,邛崃市创新推出基层河湖管护“积分制”,将巡河护河成效与乡镇水环境治理项目审批、环保专项资金分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政策支持挂钩。邛崃市已设立“河长制积分超市”40余个,可以凭借累积的积分在“河长制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实物奖励,提高了大家参与河湖管护的积极性。邛崃市桑园镇以辖区内䢺江河流域监管为试点,划分网格,选聘流域沿线10组家庭实行流域网格化管理。
截至目前,累计吸引基层河长、群众参与巡河护河6908次,基层河长主动上报问题114个,问题解决率达93.86%。积分制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形成了全民共治、共建、共享的治水新格局。
深化跨界联动,凝聚区域共治合力
针对跨界河流治理难题,邛崃市主动对接大邑县、新津区、名山区等毗邻地区,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今年以来,联合召开现场协调会3次,组织跨界联合巡河5次,协同解决河道管护、污染溯源、生态修复等难点问题,推动区域水环境治理从“分段治”向“全 域治”转变。通过信息共享、协同执法、联合督办,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起"上下游一盘棋、左右岸同发力”的治水共同体。
下一步,邛崃市河长办将继续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强化科技赋能、深化全民参与、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升级,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贡献邛崃力量。
来源:邛崃市河长办
文字:毛雪
编辑: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