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藕塘村:一湾活水酿春秋 藕花深处话丰年
茶山含烟,荷塘摇翠,清流绕村而过,这个镶嵌在蒲江县五面山怀抱中的村落,正以独特的治水智慧,续写着新时代的水乡传奇。今日我们走进藕塘村,在水乡诗意中聆听生态与文明的交响。
花涧藕塘:川西坝子的诗意栖居
藕塘村位于四川成都蒲江县甘溪镇,因村内连绵藕塘而得名,更是凭借板堰子渠三百年的灌溉滋养,孕育出茶山、松林、荷塘交织的生态秘境,溪水潺潺,白鹭翩跹,绘就“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
▲藕塘村生态环境优良(图源:蒲江县河长办)
2021年,获评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十大网红打卡点;2022年,“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生态司法修复基地(蒲江)”正式揭牌运行。
“枫桥经验”赋能现代治水
作为新时代治水典范,藕塘村以河长制为抓手,创新“1+1+3+N”管理模式(村级河长+合作社+沿河群众),构建起“河长主导、群众献智、多元投入、共建共管”的立体化治水体系。通过义务植树、生态修复等,建成1.4公里生态绿道、0.6公里休闲步道,串联起临溪河“花廊”、板堰子“花坛”等景观节点,更催生了“临溪亲水摸鱼”“河滩生态漂流”等特色体验项目。
▲游客在花涧藕塘戏水(图源:蒲江县河长办)
2024年累计吸引成都周边游客10万人次,创造经济价值180余万元,印证了“全民治水”带来的生态红利。
水韵生金:田园经济的财富密码
在藕塘村的产业版图中,“水+”经济正释放惊人能量:春日里乌木泥插秧节吸引万名游客踏青,夏夜河滩露天电影伴着皮划艇漂流的欢声笑语,秋收季稻田捉鱼比赛让都市人重拾农趣。连续四年开展的乌木泥插秧会、亲水粽子节、鱼米飘香丰收节等城乡旅游活动,形成了“春种、夏嬉、秋收”的全季旅游格局。
▲乌木泥大米(图源:蒲江县河长办)
依托本地土壤特性,研发出独有的乌木泥水稻、玄米茶、玄米手工皂等特色产品。特别打造的香樟树·夏精品民宿,更是开创了川西林盘民宿新模式,带动周边3家乡村民宿集群发展,实现“一处水源供全域”的经济转化。
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
漫步藕塘村生态绿道,田园风光映入眼帘,沿途“花廊”“花坛”景观点缀其间。推开客房窗户,波光粼粼的荷塘碧波荡漾,这种“把房间开进水墨画里”的设计理念让众多游客流连忘返。村民们更是主动参与河道清淤、植被养护,形成“一河水,全民治”的多元护水格局。
▲花涧藕塘(图源:蒲江县河长办)
如今的藕塘村,每立方米的渠水都在讲述着治水兴村的动人故事:它既是孩童嬉戏的欢乐源泉,也是村民致富的源头活水,更是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课堂。这座镶嵌在天府之国腹地的宝藏村落,正在用“水文章”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锦绣篇章,努力实现“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文字:吴渝
编辑:吴渝